搭了地鐵,跟著朋友逛磁器口,
這一天是雨天,人也比較少了,
映入眼簾的則是一堆麻花店,其中,以陳建平最為有名。
走在磁器口的街道上,有種來到九份老街的感覺,
因為部分路段也有上上下下的台階,但這邊路算是比較寬敞的。
在這個商業的老街上,賣著很多食物,舉凡伴手禮、麻花捲、麻辣火鍋湯底塊等都賣,
飲料則都是15人民幣或以上,比臺灣貴了一些,
所以來到重慶的八天,我都沒有喝手搖飲料XD
下雨天的古鎮,沒有想像中人,
實在太棒了!
可以愜意地在這邊走走看看,看到喜歡的再買就好,
不過我主要還是跟著同伴一起走。
買了臭豆腐,
結果裡面灑滿了一堆花椒等辣物,就整個麻麻辣辣的,
超符合當地特色的臭豆腐。
其實這幾天的麻辣味,大都是這種味道,
麻到會顏面神經失調的狀態
因為真的很少吃這種麻,算是乾乾的麻,
跟臺灣的臭豆腐味道一點都不同!
不過,還是會吃得很涮嘴,會想一口一口被麻一下。
最後,我們拐進彎,
找到了37號火鍋館,來吃鍋囉!
點菜就交給Terry先生了,他是來到重慶工作的成都人,
因為地方方言跟這邊相通,距離也不算太遠,
所以他來到這邊攢錢和生活。
我們點了小辣的火鍋底,
每個人都被發了一瓶火鍋香油,原來是要解辣用的,
其餘配料我們加了蒜頭,竟然這麼特別。
這時也開始懷念臺灣的沙茶醬加醬油了~ 果然文化、飲食還是有差異。
應我的要求,點了個黑糖糍(ㄘˊ)粑(ㄅㄚ),就是麻糬的意思拉~
回到臺灣後問家人,原來台灣也有糍粑這個詞,
只是比較少見於市面上,但大家都知道(只有我不知道XD)。
第一次在重慶吃糍粑,是吃路邊的一份3元人民幣,不過不Q彈。
這家的糍粑其實也不Q彈,只是烤的邊邊脆脆的,外面淋上黑糖、再撒上花生粉,
就變得很好吃!
超開心可以點到這道點心~~超開胃的
謝謝同伴的招待,我們就喝酒、吃鍋、聊天,
在這冷冷的冬天十分溫暖。
夜晚的狗,也出來行走了,
而夜晚的磁器口人可能因雨變得很少,
可以隨意轉圈圈都不會撞到人。
每間房樓都會打燈,還蠻好看的!
傍晚時刻,也可陸續聽到駐唱歌手在各個茶樓唱歌,
每位歌手都很有特色,
特點就是每一家都會在門口旁或窗戶旁演唱,
可能是好讓外面的人聽到,聽到好聽的就可以進去喝杯茶,然後聽歌了!
只可惜最後沒有挑一家休息、聽歌,
只好待下次一次聽個夠了~
離開前,再回到陳建平買麻花!
有多種口味,真的還蠻好吃的~
最終我選擇買了幾包原味。
走在下雨的冬季夜晚,
還蠻特別的經驗,
而磁器口雖然商業化,
但是也是具有特色的景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