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照片為綠島的海溝樣貌)
來到綠島之前,發現有潮間帶的夜間行程,
由於沒有來過,所以想來看看究竟有什麼東西。
這個跟的行程是來自
綠島潮間帶導覽。王羽翼
一次價格為300元。
集合地點就在這家的店門口,時間為晚上十點。
地址:台東縣綠島鄉南寮村203-1號
由於是先跟民宿業者購買行程,所以到了店家門口報上民宿名字就可以了!
接下來就要換上特殊的鞋子(會浸入水中,但可以止滑),
所以就馬上把我的夾腳拖換去看潮間帶的穿的鞋子。
等到大家到齊後,跟著導覽員騎到潮間帶的位置,
就是一直往南,實際地點則是未知,估計是在綠島左下角,因為還沒到達右下角的朝日溫泉。
到了潮間帶的目的地,
每個人會拿到一把手電筒,然後跨過一個柵欄之類,往下走,
就是我們今晚要看潮間帶生物的地方。
這次由阿倫老師帶領我們認識生物,
第一個看到的是
陽隧足
屬於「海蛇尾綱」,是現存棘皮動物中種類最多的一個綱。
(上)海參 吃沙子的藻類 過濾
(下)黑海參 有毒 有沙子的
湯皮參,沒毒 吐黏液 可止血
斑錨參
學名:Synapta maculata
身體很像蛇一樣長,80%是水分,有五條棕色斑縱貫全身、 羽狀觸手有15隻,
不能離開水。
(中)班錨參
(下)南方團扇藻
英文名Padina australis hauck
科別屬於網地藻科,藻體扇部具同心紋,腹面則因具薄層石灰質,
而呈灰白色,體高可達10-15公分。
(資料來源:行政院農委會、臺灣海藻資訊網)
地毯海葵,也是小丑的家 不能用毛碰它 吸住
小丑魚與海葵有著密不可分的共生關係,因此又名「海葵魚」,帶著毒刺的海葵能保護小丑魚。
(資料來源:LIBERTY OCEAN)
其他海葵還有藍紫色海葵、巨綠海葵等等。
仿刺參
學名:Apostichopus japonicus
體長20~40公分。體柔軟,呈圓筒形,色黑褐、黃褐或灰白。
背面隆起,有4~6個大小不等排列不規則的圓錐形肉刺。
腹面平坦,有三行管足密布。
硬的,可以生腸子。
(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)
硬頂珊瑚
丁香魚 ,
學名是日本銀帶鯡,
就是常見的小魚乾,
可以直接吃,會有一種鮮味。
海溝 很藍與綠、超級漂亮卻可能深不見底,所以也要小心步伐,
其他要注意的事情則是有時候浪會打過來,所以不要跑到太遠的地方。
看完後的回程,天空也晴朗了,因為一整天的雨都是下下停停,這時可以在夜空中看到無數的星星,超級美麗!真的是光害少的綠島阿~
魔鬼海膽/棘冠刺海膽/長刺海膽 有毒!
英文名:Diadema setosum
體殼徑約5至10公分,刺棘的長短、粗細皆不一,
最長可達30公分,呈黑色、暗紫色或白色。
(資料來源:臺灣生命大百科)
藍指海星 ,Linckia laevigata
超級可愛!
身體呈淺藍色至藍灰色,幼體具有灰黑色的斑紋,
有5隻像指頭般粗細的腕足,但偶爾也有4隻或6隻腕足,腕長約可達15公分以上。
(資料來源:臺灣生命大百科)
柄真寄居蟹
學名:Dardanus pedunculatus
會與海葵共生。
小足真寄居蟹最主要的特徵是左邊大螯的腹面邊緣是呈曲線的,
且為鈍的鋸齒狀,背面上緣則有2-3列綜列的刺狀瘤突或鈍刺;
腕節表面及上緣也有這些綜列的刺狀瘤突或鈍刺。
(資料來源:臺灣生命大百科)
海葡萄,全名是長莖葡萄蕨藻
學名:Caulerpa lentillifera
隸屬綠藻門蕨藻科,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用綠藻。
(資料來源:kknews)
魔鬼海膽,藍色的,短刺
黑斑海兔
他所釋放出的紫色液體是有毒的,
主要是為了把小魚殺死,就可以飽餐一頓。
詳細介紹可找 列嶼觀察筆記 的網誌。
看完了,
很棒的生態之旅,吸收到很多海洋生物的知識,
另外,當我們走回停車處時,天空也晴朗了,
仰望著天空,剛好是雨後的夜空,因為一整天的雨都是下下停停,
這時可以看到很多星星,因為綠島的夜晚較少光害,
真的超級美麗!